李烨还真是没有想过这些事情,当初拿来《唐律疏议》参考制订新城条例的时候,就是因为看到《唐律疏议》中一些条文不适合在新城实施,所以才萌生了修改《唐律疏议》的念头。
敬翔的话说的很含蓄,什么人可以制订法律李烨不是不清楚,自己只是当时没有去想吧,难道自己潜意识中早就有推翻大唐王朝的想法不成。
李烨苦笑道:“如果某告诉敬兄,当初在制订这些条例的时候,的确没有想过要修订出一本律典。敬兄应该很清楚新城的情况,《唐律疏议》中的一些规定和条文在新城根本就不适合,所以要制订出一些符合新城的条例,慢慢的就变成了今天的样子。也许正如敬兄所说,法律并不是人人可以制订的,只有那些手握天下权柄的人和心怀叵测的人才会制订自己的律法,可是某当初制订这些时还没有想许多,现在看来的确有些不轨的举动”。
敬翔被李烨说笑了,如果按照李烨的讲法,李烨当时并不是想修改《唐律疏议》,而是想制订出一些符合新城实际情况的条例。至少在新城建立之初,李烨已经意识到新城与大唐之间格格不入,拿《唐律疏议》做蓝本制订新的条例,从一开始就不想遵守《唐律疏议》,现在竟然说自己不清楚,恐怕也只有李烨相信自己的话是对的。
“如今各项条例已经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李刺史是准备遵守《唐律疏议》,还是以大连城的条例为准呢”
这句话绝对是老婆和母亲同时掉进水里,要先救谁的问题,李烨要是回答遵守《唐律疏议》,那么大连城条例算什么,难道是李烨写着玩的吗?要是说遵守大连城的条例,那岂不是承认了自己早有造反的野心。
也许李烨在当初编写行为条例的时候,真的没有跟法律扯上一点关系,但是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不管李烨如何为自己辩解,编写的条例已经成为了大连城法律的一部分,要说自己没有想过谁信啊!“《唐律疏议》上面的很多条文在大连城并不使用,当然以大连城的条例为准,不过条例依然在修订之中,并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所以有些还要参考《唐律疏议》”。
“那么就是说条例是凌驾于《唐律疏议》之上,等到大连城条例完善后,便完全废止《唐律疏议》,某怎么理解没有错吧”
“可以怎么理解,某想让敬兄帮我完善这些条例,条例将适用于辽东半岛和新城之内,不知道敬兄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重任”
敬翔在试探李烨,李烨也在试探敬翔,如果敬翔同意完善修改这些条例,也就意味着敬翔完全站在了大唐的对立面,不管李烨做什么都必须和李烨站在同一战线。敬翔恭谨的回答道:“恭敬不如从命,在某看来这些条例更有可操作性,更容易让人理解,李刺史把一些条例作为基础的教科书,让百姓学习这本身就是在宣传条例的权威性,淡化《唐律疏议》在辽东半岛的影响”。
李烨当然知道自己这是在做什么,并不认为有什么不对的,《唐律疏议》中的《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在李烨看来这些可以代替为《辽东半岛公约》。《唐律疏议》中的《卫禁律》涵盖了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其中的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明显的不能使用,但是边境安全中的一些条例却可以修改使用。所以《唐律疏议》被李烨删减的面目全非,硬要说这是《唐律疏议》一部分也可以,但是其中真正有多少人相信就不知道了。
不管这是李烨有心为之,还是无心为之,这已经不重要了,敬翔已经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敬翔翻开《唐律疏议》中的《擅兴律》道:“李刺史编写的义务兵和民兵条例非常实用,改变了大唐的府兵制和募兵制,将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有特色使用的征兵管理条例。民兵的条例可以为辽东半岛增加五万到十万的预备役士兵,一旦形势危机时刻,可以调动大量的军队保卫辽东半岛”。
“其中的工商律更是古今皆无的首创,开天下之先河。农业律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减轻农民负担,改变以往一直以来的税收制度,乃是利国利民之举。各种新的条例不仅改变了《唐律疏议》的实质,也改变了长期百姓对待税赋的看法,让某耳目一新,相信用不了多长的时间,一个全新的辽东半岛将会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不知李刺史可曾想过这其中的后果,一旦这样的条例深入人心,辽东半岛将与整个大唐格格不入,而且这些条例大多数对百姓有利,却伤害了许多世家大户的既得利益,他们会跟李刺史不死不休”
李烨那里想不到这些,在制订这些条例之时,就有人提醒过李烨,注意给那些世家大户们一些有待,比如减免一定的税赋,这样这些世家大户会在关键的时刻毫不犹豫的选择李烨阵营。虽然李烨知道妥协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甚至有人提出可以暂时稳住世家大户,不要在这时候与世家大户对立起来,以后再慢慢分化他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