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批发市场和宏速公司在京城的表现。
惊艳了整个京城,这是京城市民吃得最舒心的一年。
刚入秋的时候,安邦批发市场,一开门就遇到抢购。
在前年八、九两个月,京城平均每日上市菜量比正常需要量少近200万斤。
尤其是8月下旬,近郊每天上市菜180万斤左右,仅为市场需要量的三分之一。
那时,全市几百个菜店的货架上空空如也,有时柜台上只有点土豆、葱头、南瓜出售。
每天清早或傍晚,菜店门前群众都排着长队等候买菜,偶尔运来几筐茄子、豆角、冬瓜、小白菜等鲜菜,也一抢而光。
特别苦的是“双职工”,没时间去排队买菜。
有时一个星期也买不上一点新鲜蔬菜。
而就在去年,京城平时的时候,菜的供应偏紧,价格偏高。
安邦批发市场,开业后,遭遇到抢购,也是情有可原。
但从菜都那边,源源不断地有新鲜的蔬菜通过汽车送过来。
南方的蔬菜,一火车一火车地拉过来。
不用担心买不到菜。
媒体也跟着发力。
燕京日报1986年8月20日1版《京城市场部分菜价昨起降低二至三成》: 8月19日一早,京城安邦批发市场蔬菜标价牌:圆白菜二角一斤;黄瓜四角一斤;西红柿六角五一斤。同前一日相比,这三种蔬菜的售价都降低了二至三成。
燕京日报1986年9月15日1版记载:9月14日早晨6时,京城安邦批发市场已相当热闹,在13000多平方米的批发市场里,200多个货位上几乎都卸满了鲜嫩的蔬菜。8时刚过,冀省定兴城关镇北关村农民张文伟的8000斤扁豆便全部出手,他高兴地说:“我们大队有1500多亩菜田,我们几个就组织起来,把乡亲们的菜收购好,往城里送。这个月,我已经进京城三次了。”
一位刚卸完蒜苗的农民说:“我是霸县来的,我们那儿蒜种得多,从地头装上送到京城,只用4个钟头。京城有了安邦批发市场后真好。”
当天,这家批发市场共成交蔬菜300万多斤,其中外埠进京的有200万多斤。
媒体天天跟踪报道京城的菜价水平和供应量。
安邦批发市场,已经与全国70多个县市建立了货源关系,稳地一笔。
京大张玉锋,今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但他还是一名讲师。
自认为40岁左右搞个副教授。
前段时间,他也去抢菜了。
看着桌上的报纸,安邦批发市场,天天都有菜卖,菜价一点都没涨。
想着家里几十斤的蔬菜,不由得有点愁。
怎么吃得完啊?
亏了啊。
前段时间抢得热血沸腾的人,一下子又平静下来了。
那些没抢菜的人,又有人出来嘲笑那些抢购囤货的人了。
张玉锋也被人嘲笑了一顿。
加上开办公司快一年的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
不由得有点气馁,难道自己,真的不适合办公司么?
本来去年的时候,学校准备把他从物理系借调出来,给学校办公司。
但他觉得自己的没有经验,不知道什么是公司,也不知道怎样办公司,没有敢应下来。
去年冬天,他又是自行车车后架搁了两块木板,往家里运回了几百斤的白菜。
本来,去年冬天,白菜积压,还被安排了一些爱国菜。
可最终,积压的白菜,被赵宏图的宏速公司给消化了。
后来,他特意地去调查了宏速公司的情况。
才发现,这是人大一个大四的学生开办的企业。
一家企业竟然能有这么大的能量。
政府都做不到的事情,企业竟然做到了。
张玉锋被刺激到了。
激发了内心的雄心壮志。
一个本科生都能做到的,他一个近40岁的京大老师,应该没有问题吧。
再想想家里两个闺女,一家四口住10平方米,工资就那么一点,要是不能走出书斋办公司,怎么能改变生活,在经济上有所改观?
于是,接受了学校的借调,拿到了十平米的办公室,一部电话,三万元开办费,开了京城大学的一家校办企业。
他最初的想法是,跟红球国搞一个合资公司,京大有软件,红球有硬件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就能搞成一个产品。
可是,这些想法是十分幼稚的。
有钱不见得能办成事,但没有钱绝对办不成事。
为了找资金,今年,张玉锋家乡所在的县在京城开联谊会,张玉锋就对县长讲“两通两海”,讲中关村新兴的信息产业,讲干这行一定能赚钱。
张玉锋还在他爱人的叔叔、一个乡镇企业家耳边吹过同样的风,但没人敢给张玉锋投钱。
张玉锋看着家里囤着的蔬菜,当初抢回家的时候,还倍感兴奋。
现在,只觉得是深深地耻辱。
就这眼光和水平,怎么能开办成校办企业?
也许,自己该去学校听听课,学习一些经济学。
人大的赵宏图,就是学经济出身的。
于是,张玉锋开始在京大旁听经济学的课程。
他在这方面,学得很用功。
有次,京大李教授上课后,他又一次在课后请教李教授问题。
上了几次课,李教授对张玉锋比较熟悉了,对他的情况,也有所了解,点拨了一下:“经济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虽然原理都一样,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我和人大的赵宏图,有联系,要不,我帮你介绍一下,你和他交流一下吧。”
他其实有心说,现有的经济学理论,是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水平,学到了,也不一定能做好企业。
但作为一个经济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这话有点打自己的脸,没法说出口。
在84年的时候,他在苏教授的办公室,和赵宏图打过交道。
本来奔着恶心苏教授的想法,当初还邀请过赵宏图来读自己的研究生。
他也不是纯粹的意气用事,虽然和苏教授不是很对付,但他看好的学生,肯定是不错的。
过来跟自己读研究生,学术方面,肯定是没问题。
意料之中的是,赵宏图拒绝了。
后来,赵宏图一口气发表了十几篇论文,因为得罪了自己学校的副校长,被刻意针对打压了。
李教授还去特意去人大找赵宏图,想让他来京大,跟自己读研。
可没想到,连出国的条件都给出来了,赵宏图还是不愿意。
李教授是有点恼火的。
也觉得这人,搞学术是没有问题,但脑子估计不是很好使。
学校的高层都那么针对你了,你一个普通学生,就不知道战略转移一下么。
可是,没想到那种局面,竟然被赵宏图翻盘了,和他不对付的副校长,也被支配到冀省去了。
自那以后,他对赵宏图,是一直有关注。
而赵宏图,也对得起他的关注,别人一般是跑,少部分人是跑,极少地人骑自行车,而赵宏图的事业,坐的是飞机。
一年多的时间,就让他上了天。
喜欢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请大家收藏:(www.bxwxue.com)重生1984,差点被学校开除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