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韩老板承诺的七天期限到了,他清早起来就给杨海军打电话,确认此事。
杨海军开心的回:韩老板昨晚打了电话,说昨天下午开发商已付了50%工程款,今天会付我80%工程款,一到账,我就立即还你账。
他从杨海军轻松口气里听出了所言属实,如果没有十足把握,杨海军不会轻许今天还债的承诺。
人与人之间的快乐是可以传染的,今天能收到工程款的杨海军如释重负了,他也跟着轻松起来。
早餐不打算吃了,先在宿舍打开手提电脑,看看股市分析,研究一下数据,精选一只股票,待杨海军的钱一还上,立即投入股市。
为了股票,不得不有时放弃一下工作时间,错过了投仓,等于损失了钱。
刘副总要骂,由着他骂;刘副总要上报廖总,也不能退缩。股票啊股票,他就是那么爱死它了,一天不玩心痒难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等待,是最难熬的等待,因为这阵东风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刮?
整个上午,他都在等杨海军打款来的电话,结果是一场空,他把希望全寄托在下午了,等待的心情更加急迫。
还好,下午三点时候,杨海军的电话终于姗姗来迟,告诉他账已经打过来了,很快,他的手机收到转账信息,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
不过,今天的股票已经休市,看好的那只能源股,只好明天投了,钱虽然有了,不能投带来的遗憾反而大了。
他进了洗手间,给树林打电话,问:“杨海军今天拿到工程款了,欠你们的钱有没有还?”
“刚还的,全部还了。杨海军看来小发了一笔,包工程还是大有钱途,比你打工强,也比我做点小生意强。”
“能拿到工程款的话,确实可以。你和燕子想好了出路没有?是继续开下去,还是转行做其他生意。”
“主要是我接手后造成了超市危机,所以不甘心,我要证明自己,主张继续办;但是,燕子主张转行,开一家服装加盟店,咱俩还没统一思想。”
“不是我说你风凉话,做生意你真不如燕子,她想问题周到深入,听她的比较好。”
“连你这么说,我曾经做错事,坐过牢,不相信我是么,你们越说我,越不相信我,我就越不放弃,越想证明给你们看,只要知错能改,同样有英雄用武之地。”
“你跟旁人较什么真,我们说你是出于好心好意帮你,没半点看不起或嘲笑你。做生意,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得有生意头脑和敏锐商业意识才行,燕子做生意做得久,要相信她的选择。”
“谢谢你的直言不讳,我会考虑你的话,跟上燕子的步伐和思维,尽早做出决定。”
他走去洗手间,碰到刘副总,好像是跟踪过来的,心里有点不爽。
刘副总阴阳怪气的说:“你这个用厕时间太久了吧!”
他懒得回话,上个厕所都没自由的话,这种死板管理会让人窒息的。
回到座位上,看见带着一个小伙子办入职手续的周姐从身边经过,便八卦一下:“这是哪个部门招的人?”
“哦,是成品仓仓管,跟你一样大学生呢,现在在人才市场上,找工作的大学生,随随便便一抓就是一大把。”
“我了解一下,2003大学毕业生212万,2004年迅速增长到280万,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能找到仓管的工作,马马虎虎啦。”
周姐没听完他的话,很快就消失在会议室里。
刘语搭了一句话:“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就业压力更大,甚至连部份研究生博士生都找不到工作,前次我在新闻媒体上看到一位名牌大学生卖猪肉实现成功的故事。
俗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学生文凭在手,就业门路就是广阔一些,可以考各种资格证书,做律师、医生、会计师、工程师等,还可以考公务员、当老师。”
“你说得也是,读书在社会某些针对性要求面前,存在着巨大的比较优势。”
他被刘语刚才一番话提醒了,原来自己,在普通人群里还是有一定塑造能力的,不应该专项于打工做个主管或经理,应该加强学习,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考一些证书,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或许是一条更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为了人生的理想和计划,如果不付诸实践,那么就等同于画饼充饥望梅止渴,根本解决不了人生出路问题。
当然,读书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这种例子数不胜数,正所谓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他能在历史中社会上找到大把素材。
明朝的朱元璋,汉朝的刘邦,都是没读过什么书的寒门子弟,可他们凭着会识人爱才的领导能力,聚集了一帮英雄来辅佐,最终打出了属于自己的江山。
中国首富李嘉诚,先在舅父庄静庵的中南钟表公司当泡茶扫地的小学徒,在这里学到的第一个功夫就是察言观色,见机行事。不久被调入高升街的一间钟表店当店员,学会了钟表装配修理技术。因不愿长期寄人篱下,便到一家五金厂当推销员,开始了香港人称之为“行街仔”的推销生涯。由于出色的推销成绩,20岁的李嘉诚便升任塑料花厂的总经理。年仅22岁的李嘉诚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在筲箕湾创办长江塑胶厂。办厂初期,曾经出过质量事故,李嘉诚在表妹庄月明的鼓励之下度过了难关。通过努力终于出现了转机,产销渐入佳境。二年后,李嘉诚从《塑胶》杂志获得塑胶花的市场信息,于是李嘉诚到意大利考察,回港后率先推出塑胶花,填补了香港市场的空白,随即成为热销产品。李嘉诚掀起了香港消费新潮流,长江塑胶厂由默默无闻的小厂一下子蜚声香港塑胶业界。不久,他又积极开拓世界市场,并成为“塑胶花大王”。随后介入地产市场。在地价暴跌时期,李氏以低价购入大批土地储备,实现企业上市,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