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出现了这样的后果,我觉得并不是他们的错。而是我的错,是我没有教导好他们。毕竟这件事情由我负责。一旦出了问题,我将承担一切责任!”面对文官们的反对,朱高炽站了出来将所有的责任揽在身上。
见朱高炽这样说,文官们虽然不服但还是满脸担忧的退了回去。朱高炽这个正主都不怕这类事情的发生,他们也没什么话好说。
一边的勋贵看了一眼朱高炽,又看向了朱高煦。他们觉得朱高炽突然搞这么一出绝对是深思熟虑的。目的是针对他的弟弟朱高煦。
因为朱高煦在靖难之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所取得的战功相比于张玉和朱能只多不少。是靖难军中货真价实的二号人物。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下靖难功臣们都比较喜欢朱高煦。认为朱高煦是他们武将勋贵的代表人物。
在靖难刚刚结束,朱棣登基选择继承人的时候。一些武将并明确的表示他们支持朱高煦。这让朱棣非常的纠结,因为这个江山有一半是朱高煦帮他打下来的。而朱高炽被朱棣安排坐镇后方自然没有耀眼的战绩。为靖难所做的贡献是显然没有朱高煦那样的高。
好在最后朱棣思来想去,还是决定立朱高炽为太子。一来现如今的朱高炽并不像历史上的朱高炽那样身体条件特别差。二来他也知道朱高炽的能力,以朱高炽搞事情的那个能力朱高煦绝对不是对手。三就是朱元璋定下来立长的规矩。
也正是这个是个原因,朱棣在靖难之变之后,立刻就把朱高炽立为太子,而不像历史上足足等了一年之久才将朱高炽立为太子。
虽然朱高炽已成为了太子,但依然有一些人不死心。试图撺掇朱高煦与之竞争。然而朱高煦一直表现得非常冷静。安安心心的当他的汉王。并且由于朱高炽一心想到北平去。所以他便留在了应天。
他这一留反而让那些家伙看到了希望,那些家伙觉得朱高煦之所以留在应天是为了等待机会。而对太子之位表现的如此冷淡,也是为了等朱高炽犯错误。所以他们也开始沉寂了下来。只等朱高炽他们在跳出来支持朱高煦。
而现在朱高炽突然搞个什么狗屁学校要把所有勋贵子弟集中在一起,然后由他来进行教育。这顿时就让他们有些慌了神。很明显朱高炽这么做是在釜底抽薪啊,一旦把这个事情办成了,那以后勋贵集团将会深深地打上朱高炽的烙印。
毕竟在讲究尊师重道的古代,朱高炽亲自上手教育这些勋贵子弟。也就是说朱高炽就是他们的老师了。自然而然他们就是太子党的一员。
朱高炽这么一手釜底抽薪将直接废掉了朱高煦那一派。因为支持朱高煦的大部分都是勋贵。而现在朱高炽要当他们儿子的老师了。这让他们左右为难。同样朱高炽的所做所为又何尝不是一种拉拢。未来的皇帝是自己孩子的老师,这说出去多么的长脸啊。
朱高煦的表情异常平静,似乎觉得此事与他无关。
见大家都表示沉默,这两件事便顺理成章的通过了。朱棣权当是默认。于是命人在东宫旁兴建教学楼和宿舍。这两所特殊的学校就设置在哪里。好方便朱高炽对他们进行管理。
同时发文给各路藩王,说清是由让他们把自己五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子嗣送到应天接受正宗的皇室教育。不论嫡庶都要来应天。为了打消他们的疑虑朱棣特意的强调,他的长孙朱瞻基也将会在这所学校学习。
至于那些勋贵也都一样。不过他们简单得多,他们大多都居住在应天。朱棣一声令下他们就乖乖的把自己孩子送到了东宫。
朱高炽也没有废话,又转手将他们扔进了国子监。让国子监的老师对他们进行教育。现在学校还没建好。为了不耽搁他们的教育,只能把他们送到国子监。
国子监,大明的最高学府,相当于国立中央大学的机构,在朱元璋时代得到了朝廷异乎寻常的重视。国子监的监生们不仅能得到当时最严格高效的教育,还能够得到进入朝廷各机构实习的机会,优秀者可以直接得官,选拨不合格者也可以去充任有实权的吏员。源源不断的给大明输送新鲜血液和人才。
只不过由于土木堡之变之后。国力下降朝廷财政不堪重负所以便不得不想办法开辟财源。
一些人将主意打到了国子监入学资格上面。原来的国子监监生是由地方读书人层层选拔而来以及朝中勋贵和官员后代组成。要想进入国子监门槛比较高。一般人就算是有钱都没有资格进入国子监读书。
结果为了补贴朝中财政以及抵抗瓦剌的威胁,这些家伙就开始玩起了骚操作,凡想上大学、到国子监读书者,不论成绩优劣,也不问家庭出身,只要肯上交当时短缺的粮食或是马匹等就可以获得国子监的录取通知书。当然这也是情况紧急所做出来的骚操作。粮食和马匹都是当时急需要的军事物资。
为了让这些靠捐款获得监生资格的人与那些靠正规渠道进入国子监的人相区别。这些人被叫作例监。
靠着这一手朱祁钰直接将国子监给干废了。自他以后只要朝中财政困难这些家伙就开始贩卖监生名额。这就使的国子监的名声越来越差。
要知道这个地方培训的可是国家干部啊,而且在这些监生在授官之前还会到各个实权部门进行实习。实习后表现不错才会当官。可以说国子监出来的个个都是实干家。都是熟悉实物的人才。接过被这些王八蛋一搞。
国子监中充满了那些通过捐钱捐物来的例监,这些家伙的素质自然不能与那些正规渠道进入国子监读书的监生相提并论。而且他们的动机不纯。把他们安排到重要部门那岂不是把耗子放进粮仓吗。
朱祁钰就算再傻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在用监生名额换物资后,他开始限制国子监监生当官。
喜欢我的大明天下无敌请大家收藏:(www.bxwxue.com)我的大明天下无敌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