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想法便付诸实施,这是中国腾飞历来讲究的创新原则,于是反舰弹道导弹项目组便将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作为再入攻击弹头的一项重要的精确制导方案开始进行深入研究。
当然,刚开始不能直接在反舰弹道导弹的再入弹头上进行论证,一来成本太高,其次便是这类弹载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在国内属于首创,有着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果贸然上弹很有可能遭遇失败。
因此中国腾飞并没有急于将这项技术投入到反舰道导弹当中,而是利用自己的TY—2无人机平台改装了的一架合成孔径雷达侦察机,以便验证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的传输效率和稳定性,从而确定相关的制导体制。
以此为基础,中国腾飞得出了一套利用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独有的精确成像功能,辅以图像匹配技术,实现精确打击的方案。
随即将这套方案应用到DZB—1500巡航导弹上,取代原本的红外成像的图像匹配技术,再加上加装新一代激光陀螺仪模组的惯性导航,令DZB—1500巡航导弹由原本的25米的精度,提升到2.5米。
如果辅以无人机的数据链的修整和中继制导的话,改进后的DZB—1500巡航导弹的精度更是会提升到惊人的0.8米。
妥妥的一款点穴高手,绝对的指哪打哪儿。
问题是改进后的DZB—1500巡航导弹可不单单是提升了打击精度,更重要的是具备了全天候作战能力,要知道之前的DZB—1500巡航导弹因为采用红外成像的图像匹配技术,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到还说。
一旦遇到风霜雨雪等糟糕天气就失去了准头,别说25米的精度,可能250米的精度都保证不了,这也是为什么DZB—1500巡航导弹研制定型并得到总部专家验收通过后,部队只采购了区区120枚,就没有后续了原因所在。
实在是战场适应性太差,让部队很难倾心接受。
好在DZB—1500巡航导弹的底子是靶5无人靶机,而且为了保证性价比在制导体制上并没有使用的什么高成本的新技术,从而保证了DZB—1500巡航导弹价格能够维持在部队能够接受的水平,这才得意采购,不然以部队的挑剔性子,估计象征性的买个一、二十个回去就算给面子了。
不过就算部队采购了120枚DZB—1500巡航导弹,绝大多数也不是配备空军的一线战斗部队用于作战,而是大部分交给了二线部队,利用这些部队挂在DZB—1500巡航导弹与空军各地空导弹部队进行对抗性演练,从而提升各地空导弹部队应对巡航导弹的经验,磨练各部队的新战法。
毕竟新三打三防中,打巡航导弹可是赫然在列的,DZB—1500巡航导弹战场适应性是差了点儿,但却是国内仅有的能够称作为巡航导弹的家伙事儿,打出去可能效果不太理想,可作为磨刀石却绰绰有余。
若非如此,部队又怎么可能采购120枚后,又追加了80枚,并保留未来再采购100枚的可能性。
从这个角度来说,部队虽然压缩陆海军的经费,但在关键领域还是舍得投入的,只不过因为某些轻重缓急的侧重,在投入上也有所区分罢了。
就如同总部首长在内部会议上所说的那样:“如果我们不解决防空问题,你的坦克造的再先进也是个活靶子;军舰做得再好也免不了出海就被击沉的命运,与其现在急吼吼的各干各的,不如把资源集中起来把关键的问题解决了,到时候你们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也不迟!”
其单位或许对总部首长这番话还有些后知后觉,多次参加这类内部会议的庄建业可是全听进心里去了,若非如此他也不会死皮赖脸的往四代机、防空反导这方面靠。
要知道上级的大政方针就是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更何况庄建业比猪轻多了。
在海外业务暂时受阻,庄建业自然要抓住国内的风口,就算飞不太远,飞不太高,最起码也不会让偌大的中国腾飞原地踏步不是。
DZB—1500巡航导弹算是开了个好头,不过相较于改进型DZB—1500巡航导弹,老款就有些不够看了,提高了精度,实现了全天候,DZB—1500巡航导弹虽然外表没什么变化,可实际上早已是脱胎换骨,也因此得到了空军作战部队的认可。
于是斥资6.5亿人民币,以DZB—2500巡航导弹的代号采购了80枚,装备刚刚列装改进型轰6轰炸机的空军某部空炸机团。
理论上是这个团具备对第二岛链的威慑能力。
之所以说只是理论而不是威慑,原因很简单,DZB—2500巡航导弹具备打过去的射程,却不具备精确打击该区域各类目标的条件。
没办法,国内的综合侦察系统才刚刚起步,国内各区域的天文地理的数据化图像测绘工程还没有完成,就别说外海了。
更何况,海外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让你去测绘,想要完成这项工程只能利用太空中的卫星,问题是现在国内的空间能力并不强大,并不能支撑现有的需求,所以空军部队购买了80枚DZB—2500巡航导弹作为威慑力量后就再没有增加采购,有子弹没准星,打出去也白打,买那多也是浪费。
对此庄建业很是有种明明能靠实力获得女神芳心,却最终用的是绝美的容颜,简直是暴殄天物呀。
于是下定决心,要在这方面把短板补齐,于是乎搭载合成孔径雷达的遥感卫星便提上日程,加之反导反卫星系统,反舰弹道导弹系统都设计合成孔径雷达技术,于是在庄建业的提一下,干脆将合成孔径雷达单独划分出来,作为中国腾飞的一个重点方向进行研究。
而作为“天链”计划中的第二代星座三号试验卫星便是一颗集合成孔径雷达遥感以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与一体的实现卫星。
在轨128天,不但利用合成孔径雷达第一次实现国土勘探成像工作,之后的重返大气层更是验证了毫米波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在高超声速状态下对目标锁定的可行性。
既然中国腾飞已经在航天领域将合成孔径雷达玩儿到这种程度,当总部下达各单位尝试研究空军综合目标指示和指挥体系时,中国腾飞只不过在航天和航空之间的旋转门上转了身,直接就把航天技术嫁接到航空领域,自然是毫无难度!
喜欢腾飞我的航空时代请大家收藏:(www.bxwxue.com)腾飞我的航空时代笔下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